【鹿山中幼】春暖花开,谨防春季传染病

鹿山中幼 2022-03-01 16:01


关 预

爱 防

   儿 传

     童 染

健 病

康 




    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万物复苏,气温渐暖,多种病毒和细菌会大量繁殖,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幼儿的抵抗力弱,极易感染疾病。为了切实做好幼儿疾病预防工作,提高家长、教师对春季传染病防控的意识,学校与家长在关注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要松懈对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春季传染疾病有哪些

一、流感

流感,顾名思义就是与感冒相似,但与感冒有着本质区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流感病死率较高,一般由并发症引起。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潜伏期:1~3天

主要症状:

1. 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发热可持续2~3天。

2.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

3. 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

4. 重度可出现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脑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更严重会致死。

二、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5岁儿童高发,在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容易传播。但感染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潜伏期:6~18天

主要症状:

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肺炎等。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儿童与青少年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但一次免疫后可终身免疫。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8~30天

主要症状:

1. 急性起病,发热伴畏寒(体温≥39℃),也有咽痛、头痛、肌痛、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全身不适等症状。

2. 数小时腮腺肿痛,症状明显,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3. 局部皮肤发亮不发红,有轻触痛,张口、咀嚼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会疼痛加剧。

四、猩红热

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5~15岁为高发年龄。猩红热近期会导致严重感染,远期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如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潜伏期:1~7天

主要症状:

1. 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2.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极易在托幼园所和学校内引起聚集发病。传播途径较为广泛,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文具、门把手等。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潜伏期:10~21天

主要症状:

1. 早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

2. 皮疹首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波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疱疹。疱疹后1~2天,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

3. 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

4. 如不出现并发症,可在2周左右自愈。

六、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隐性感染者多、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常产生暴发或流行现象。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潜伏期:2~10天

主要症状:

1. 发病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

2. 手、足、臀、臂、腿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3. 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预防手段很重要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家庭与学校也应注意对以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家庭

1. 众所周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2. 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3. 室内常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可消毒。

4. 增强自我防护,注意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均衡;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6. 加强锻炼,可帮父母多做家务,劳逸结合,提高身体免疫力。

7. 如果儿童有发热、咳嗽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就医时应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8. 如若儿童发生传染病,应在家隔离,家长不要害怕耽误课程而隐瞒病情,遵从学校传染病休复学管理制度;也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他人。

学校

1. 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 加强对学校食品的安全防控和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排查。

3. 教室、宿舍应每天保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加强教室、宿舍、厕所、校园环境、食堂环境、餐具、玩具的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5. 加强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引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春季养生之道

“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助长这“萌生”的信息。此时人体内的“肝气”也随之升发,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雨水过后是惊蛰,此后可闻春雷,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这又是“生”的气息催发的结果。

春分时昼夜等长,古人称此为“阴阳各半”。到清明,雨量更加增多,湿度增加,百草萌芽,春耕大规模地开始了。此时人体内的肝气正旺,凡冬天保养不当者,春天易得温病。

一般宿疾如高血压病、哮喘、皮肤病及过敏性疾病等容易在此时复发,也见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有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胃出血的。故在饮食上应忌发物,诸如虾、竹笋、雄鸡、海鲜等应尽量少吃。



图文:杨彩霞

审核:孙正娟

文章来源: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阅读200
0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