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禹航实验学校 2022-09-27 16:22

有家长说,“双减”以来的第一个暑假,就像个烫手山芋,想到要接手,就免不了焦虑。 甚至已经想象这样的画面:葛优躺、玩游戏、刷抖音、和家里的老人PK谁是追剧达人……“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家长、培训机构的关系已被改写。 没有校外学科类培训班的漫长暑假,还真让人无从下手。家长们虽然给孩子安排了一些线上课程,但担心孩子自主性不高,效果不如线下。

对于儿童来说,自主是十分重要的成长力,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就要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进行锻炼,经历从独立到自立的过程。家长是儿童成长的陪伴者,那这拥有大把好时光的假期,家长们如何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自主意识,发展理性的自主行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明确归属,让“自主”从“我”起航      通常,对孩子而言,“自己的事”往往有三个特点:可选择、可完成、可承担。比如选择完成作业的先后顺序或怎么做,在日常的交谈中,我们常对孩子说,“现在先把数学做了,晚饭前把语文也做好”,“把今天练习里面错的题目圈出来,全部重新做五遍”……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怎么说才是把选择权交回给孩子?可以说:你是作业的主人,你自己来安排先做什么?又如选择完成作业的时间,可以说:今天的语文作业你准备花多长时间呢?在自我选择中,孩子更能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对于完成它就更积极主动,而完成自己选择的事情会带给孩子满足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最后,完成得好,接受表扬,做得不好,接纳批评。在这样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当孩子认同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最重要的主体时,他的大脑更能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我的事”,“我要做”,“我能行”,只有“我”的主观意识的不断得到正向强化,自主才有实现的可能。      第二,积极问话,创造发生改变的环境   “你有明确的目标吗?”“你尽最大努力来达到自己设定明确目标了吗?”两个问题看着差不多,实则不然。第一个问题是个消极问题,因为它让人想起的是自己曾经遭遇了什么,而不是正在为自己做什么。当孩子被问到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没有”时,他就可能把原因归咎到一些外界因素上,比如“老师没有规定过”。很少有孩子会反省自己,主动承认是自己的问题。而第二个问题是在向回答者发出挑战,让他们描述或辩解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如“今天,我为了掌握课后的会写字,主动进行了抄写练习。”积极的问话让回答者更专注于他们能做什么来改变目前的环境,而不是环境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积极的每日问答让我们的关注角度从“一天的表现如何”转移到“我努力了多少”。这样的提问,加入了更多尝试的因素,使孩子在问答过程中注入了个人主导权和责任感。从这样的问话中我们能得到的不仅是简单的答案,还会让我们的孩子对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投入感。      为了方便孩子准确衡量自己的努力程度,可采用10分制来给自己打分。通过今天和昨天,这周和上周的努力程度的比较,来观察自己是否越来越积极、是否真的有进步。       不过,每日问答的题目要不断进行调整,当发现在某些事上没有进步时,需要增加一些新的问题来促使自己进行改变。以“我是否尽最大的努力……”作为问题的开头,最终没有达到目标的人,要么放弃回答,要么得迫使自己采取行动。毕竟,直接承认自己甚至没有去尝试做自己知道应该做的事,那感觉真的有点糟糕。       第三,设计改变之轮,争做超级行动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超级计划人,却也是差劲行动人。每一次制定计划时,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身体里的“计划人”总是信心满满,相信这次不一样,准备要大干一场。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行动人”会一如既往地拖延,因为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大人尚且如此,孩子就更难做到了。       要解决差劲行动人问题,我们必须先承认它的存在,还可参考四象限图式知道手头有哪些选择:       帮助孩子利用四象限图式,了解孩子真正需要创造、保留、消除、接受哪些事物,设计自己的改变之轮。同时改变是一个过程,它需要警惕和勤奋的自我监督,需要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假期里充满了引人分心的诱惑,光靠孩子的自觉是不行的,大人们做孩子计划人和行动人中间的调解员。在必要的时候及时提醒弱小的行动人应该怎么做。       美好的假期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与孩子相处时:明确归属,做好规划;积极问答,创设环境;设计改变,监督执行……相信高质量的假期陪伴,唤醒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积累理性积极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和自主成长的能力,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有趣味、有品质、有成长的暑假!


来源于:之江汇

阅读1374
0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