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大班幼儿
循环体育运动设计的策略
阶段性分享
幼儿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并且对幼儿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影响。教师良好的指导是幼儿能否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因素,大班组在本学期开展“幼儿循环体育运动设计”的活动。
幼儿经验及教师准备
幼儿经验积累
教师准备
认领项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大一班
大一班在绘制设计图之前,先与幼儿探寻幼儿园关于“平衡”的器械,幼儿还找到了交通锥、平衡板等我们没有用过的器械。由于幼儿是初次绘制设计图,大一班采用了边设计边摆放的方式,在摆放好器械后,再根据器械的摆放绘制设计图。
大二班
大二班以教师启发路径进行初设计,初次尝试设计图(1.0版)经过老师的启发幼儿发现设计图中器械摆放凌乱且器械种类少,认为还要在继续加一些器械。在此基础上设计图(2.0版)诞生,幼儿发现器械增加了,但是与往常游戏时相比,跳法比较单一,均是往前跳,基于幼儿前期经验和老师的引导,形成设计图(3.0版)。
- 大三班-
大三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初设计,小组内讨论后由一人执笔进行制图,每组“设计师”再进行讲解,班级幼儿投票决定用那张设计图,最后1.2.3张设计图获得幼儿的青睐,并以组合形成本次锻炼的图纸。
初游戏
-
“真”游戏
给予幼儿机会
-
搭建的过程中
王涵晨和计沫晗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管子够不着
王涵晨:对不上!
王琦梦:我去拿!
张天泽在一旁观察计沫晗和王涵晨一直在尝试
张天泽:把这个横过来不就可以了吗?
边讲边演示。
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当前位置的江老师一直没有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用视频的形式记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机会留给孩子。
在搭建完成后,各班幼儿在自己搭建的项目中试玩,途中果果发现最后一块平衡板会往前滑,撞到前面的万能工匠,自发的搬来了万能点挡在前面。
处于当前位置的滕老师,也没有立马介入游戏,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了这个过程,“真”游戏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在平衡区块,试玩的时候,幼儿发现了排队的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发现平衡梯的路线过于单一,只有一条线,过的时候速度也很慢,平衡梯的出口是密集的轮胎钻爬区域,导致排队很长,不能很好的开展运动,幼儿在发觉问题之后,立马在一旁对设计图进行优化,调整了轮胎间的距离,排队的现象好了很多。
H
APPY
在3个班开始联合游戏时,
朵朵跑来找我。
朵朵:计老师,刘老师
他们是从那边走的,我们
是从这边走的。
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朵朵:我们会“撞车”。
我:那怎么办呢?
朵朵:我们要同一个方向
才可以。
总结梳理、反思调整
大一班
路线太长,速度慢;2.部分器械要“跑”。大二班
1.跳跃路线长,累
2.蓝色栏杆部分幼儿跳不过;
3.梯子缝隙小不好跳。
大三班
1.梯子路线少,有排队现象;
2.轮胎钻的很慢,也会排队。
幼儿发现的问题 .
老师发现的问题
1.幼儿的位置摆放问题。
2.部分器械搭建时间过长,幼儿游戏时间短。
3.部分幼儿只玩自己班级项目,没有联动游戏。
4.大一班项目中器械和器械之间的组合缺乏层次。
教师研讨
解决的办法
再次设计
俯瞰全景图
在二次游戏时,幼儿拥挤的现象明显好了很多,游戏的路径更为顺畅。
问题产生
大一班的平衡区块,随着游戏的开展,原本用轮胎两边塞着的油桶区域,轮胎推的远了,油桶滚动的厉害,小朋友在这个地方要画很多时间,还一直上不去。朵朵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搬来了大号万能点堵在两边,可是效果不是很好,油桶还是会把万能点推开,滚动的幅度还是很大。
后来阳阳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自发性的搬来了梅花张塑料玩具,在油桶中间放一个,油桶有了梅花桩固定后,滚动的幅度小了很多,便于幼儿通行。
当第一名幼儿发现问题后,用了自己的方式解决,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时,教师没有选择介入,而是给予幼儿发现的机会。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介入的尺度,对于这个游戏的进行是全关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尺度过大,便会使得游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消解掉幼儿的游戏乐趣,干扰了游戏的正常进行。也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
- 分享 -
下阶段游戏的目标和规划
目标
1.设计图与实践相符,设计图清晰。
2.尝试设计绘制整场游戏路线。
规划
1.尝试设计不同项目的路线。
2.3个班尝试进行“混合设计”。
3.尝试设计整场游戏路线。
4.能根据年龄段调整路线难易程度。
未完
待续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