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究课程】小鸡喂食记——本部大3班项目活动




小鸡喂食记

——本部大3班项目活动



这学期,农牧场来了一群新朋友——小鸡,来看看大3班的孩子们和小鸡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开始阶段

✦ 谁会来? 

看见农牧场还有一个新家没有动物,幼儿纷纷猜测谁会来到这个新家?


后来发现是小鸡来了,有幼儿提出疑惑:为什么是小鸡来到了新家?综合分析新家环境,孩子们明白了小鸡适合住在这个新家。


为了推进幼儿深度思考与学习,老师再次追问:那为什么不是你们之前猜的那些动物来到了新家?师幼团讨小结出前期猜测的其他动物不适合在这个新家的原因。


经验总结:

1. 要有意识地观察新家周围环境,根据环境大胆猜测会来的动物才能猜得准。

2. 小鸡是最适合住在新家的。因为场地大5只小鸡可以尽情地玩,小鸡可以在草堆里睡觉或找食物吃,小鸡可以在屋檐下避雨,高高的围栏可以防止小鸡飞出去遇到危险。

✦ 哇,是小鸡 

孩子们都很喜欢新来的小鸡,老师由此确定了小鸡为项目主体。同时老师预设网络图,关于小鸡的项目活动可以探究哪些方面呢?

 这些都是老师预设的幼儿可能会有的探究活动,实际探究还要找幼儿感兴趣的且有探究价值的切入点。


幼儿多次观察小鸡,教师一对一倾听幼儿的观察记录,发现幼儿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小鸡为什么啄来啄去?它在吃东西吗?小鸡喜欢吃什么?

项目活动《小鸡喂食记》由此生成了!



发展阶段

幼儿在给小鸡喂食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老师适时提出驱动性问题,支持幼儿思考并解决问题。

✦ 小鸡为什么啄来啄去?它在吃东西吗? 

老师支持幼儿实地考察,借助视频向幼儿科普。孩子们由此知道了:小鸡在地面上啄来啄去有可能在吃小石子,有可能在找小虫子,也有可能只是磨一磨喙。


✦ 小鸡喜欢吃什么?

孩子们想知道小鸡喜欢吃什么食物,主动提出要给小鸡喂食,喂食大行动开始了。

1. 小鸡喜欢吃什么?喂食物时要注意些什么?



/////////

师幼团讨+亲子调查

小结:小鸡喜欢吃大米、稻谷、虫子、玉米、菜、面包等等。喂食物时要注意别吓到小鸡、保护自己、合适的食物营养搭配。


2. 你带来了什么食物?为什么带这种食物?

教师提问引发幼儿回顾,增强任务意识,激发实践探究的兴趣。


3. 小鸡更喜欢吃哪种食物?怎样对比出来?

孩子们开展了对比实验,学会了控制变量:只有食物不同,食物碗、食物量、摆放位置都相同。孩子们觉得这样才能对比出来小鸡最喜欢吃的食物。


4. 在喂食时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分批喂食,发现食物碗侧倒,食物倒翻了……

同时根据现场猜测小鸡吃食的偏好情况:

1. 大米不见了——孩子们觉得小鸡最喜欢吃大米

2. 小米、稻谷、青菜都有明显变少——孩子们觉得小鸡也喜欢吃小米、稻谷、青菜

3. 地上还留着玉米粒和被踩坏的拐枣、花生——孩子们一开始觉得小鸡不喜欢吃——补食物时,部分孩子用手喂小鸡,发现小鸡会啄凑近的拐枣、玉米粒——孩子们认识到当小鸡饿了还是会吃这些食物的。


经验总结:

1. 小鸡最喜欢吃大米粮食类食物。

2. 要静心观察和思考,这样更能发现小鸡吃食的细节秘密。

3. 食物碗喂食比徒手喂食好,因为食物能存放、小鸡不会受惊、保护自己的手。


✦ 食物为什么会倒翻?

1. 是谁弄的?

大部分幼儿觉得食物碗是被小鸡或啄或踢倒翻的;还有部分幼儿猜想食物碗是被风雨刮倒翻的或是被小朋友弄倒翻的。幼儿能根据前期观察经验展开猜想。


2. 怎样去寻找真相?


幼儿主要想用两种方式找真相:一种是去保安室看监控;一种是在小鸡家外安静观察再探真相。

教师用观察记录表记录下了幼儿在找真相时的表现:

表1:孩子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询问保安叔叔。通过询问实践排除了看监控找真相这一方法,同时增加了向他人清楚提问的经验。

表2:孩子能有耐心地观察讲述发现并思考对策。学会了安静地连续观察,发现了小鸡脚踢倒食物碗的真相。


3. 怎样让食物不倒翻?

幼儿互评,同时由于小鸡家环境因素(围栏网格很小、瓷砖地面)以及学校教室材料受限,上述方式实践后都行不通。

老师再次提出驱动性问题:为什么这个食物碗这么容易就被踩翻倒了?

幼儿回答:它太小了,这个锅子就不会倒翻,又大又重。孩子们认识到食物碗的底面要大一些而且重量要重一些。

随后幼儿的兴趣多在改进食物碗上,教室里现成的碗盘都不太行,我们要为小鸡制作高级喂食器。


经验总结:

1. 食物:小鸡最喜欢吃大米,其次喜欢吃小米、稻谷、高粱、青菜、玉米粒。 食物要小块的适合给小鸡吃。(小块的番薯)。小鸡饿起来会啄很多食物,会吃但不太喜欢拐枣、小石头、花生。

2. 观察要认真安静有耐心,这样观察就发现了是小鸡走来走去踩翻了食物。

3. 食物碗大些重些不容易倒翻,计划制作高级喂食器。

4. 小鸡不怕人,但有一只小鸡比较胆小。


✦高级喂食器是怎么样的? 

1.高级喂食器要有什么功能?


师幼团讨多次优化思维导图+亲子调查设计制作+学校实践实用性

孩子们了解到喂食器要能储藏食物、底盘大些重些、能挡雨、有漂亮图案。

2.你的喂食器好用吗?

使用喂食器投喂时你有什么发现?


(1)有些喂食器下面的吃完上面的食物会漏下来(自动喂食器);喂食器的摆放位置会影响它的受欢迎程度。

(2)喂食员要学会静心连续观察,不惊扰小鸡,有爱心。

(3)小鸡最喜欢吃鸡饲料,同时动物园叔叔告诉我们小鸡最适合用鸡饲料喂食,只吃大米会影响小鸡的消化系统。


3.怎样改进喂食器?



视频增进自动喂食器的经验+制定喂食器优化计划并实施+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探究材料特性:大剪刀vs小剪刀;单面胶vs双面胶vs泡沫胶vs胶枪;铁盒vs纸盘vs竹筒vs塑料瓶。

获得操作经验:

(1)判断安全第一,不冒进,有危险的请求老师帮助。

(2)个人坚持认真专注地按计划改进喂食器,测量、做记号裁剪、粘贴装饰。

(3)同伴互助,经验迁移。



精彩操作过程


4.改进后的喂食器怎么样?

孩子们将改进后的喂食器再次投放进小鸡们的家中,跟进观察小鸡吃食行为,一场大雨后部分喂食器散架了,孩子们将喂食器拿回教室开展了喂食器竞选大会。

制作喂食器的幼儿讲述自评,说明喂食器的结构功能;倾听的同伴开展互评,发现喂食器或讲述员的优点。


✦ 怎样制作鸡饲料? 

喂食器的改进工程仍在继续,我们又遇到了新问题:幼儿园内的鸡饲料告急了,我们需要同时开启制作鸡饲料的工作。

1. 鸡饲料是由哪几种食物做成的?

家长支持调查+视频丰富认知+师幼团讨绘制食材表

孩子们了解了鸡饲料中有7类常见的食材配料。


2. 你是怎样制作食谱的?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分组探究:首先优化自己的调查表理清食物类别,然后小组长组织绘制一幅总食谱:明确食材和负责人。

老师向家长分享孩子们在园探究进程,随后寻得家长支持,提供称重和磨粉工具,支持幼儿进一步制作鸡饲料。


3. 你是怎样加工食物的?


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称重、磨粉、按比例混合的经验。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班中途放假了,项目活动暂停了,老师预设支持幼儿合作加工好鸡饲料后实践喂食,再进一步优化自制的鸡饲料……



结束阶段

(我们计划……)

✦ 在园 

这学期幼儿还没来得及系统地回顾梳理我们的项目活动。下学期老师计划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和他人分享我们学到了什么”?由幼儿选择确定结束项目活动的高潮活动。老师还会“回顾文件档案”、“评估项目课程”,在回顾反思中进步。


✦ 在家 

老师在寒假前家长会上向家长汇报了本次项目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鼓励。家长填写回联单给予我们肯定,肯定项目进程中幼儿在家的表现和进步。



反思与感悟

✦ 幼儿 

1. 丰富小鸡吃食方面的认知。

2. 学会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与小鸡培养爱心,增强责任感和任务意识。


✦ 老师 

1. 老师驱动性提问很关键。

2. 用多元的策略支持幼儿深度探究,其中用好一对一倾听,推动活动进程。


✦ 家长 

用多种方式吸引家长参与项目活动,这样幼儿不仅在校操作可以得到便捷的材料,在家也能延伸学习。




- End -


来自受幼

编辑:本部大3班


阅读320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