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计划的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在余杭徐徐铺开。自2021年12月以来,余杭以名校结对为聚力点,依托“比学赶超”系列活动,大力推动区内学校与市域名校合作办学,如今全区14所公办初中已与杭州12所优质初中结对。一路走来,“对标名校、主动学习、比学赶超、奋进一流”这16个字,高度凝练出余杭区打造高品质公办初中的硬核举措。
本期
一起走进良渚第二中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位于余杭区良渚街道棕榈路103号,目前共有34个班级,学生共1551名,在编教师113人。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站、市首批提质强校试点学校、市STEAM项目化学习种子学校、市示范教科室、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实验学校等荣誉。
“在这里,我看到了未来初中的一种雏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学校的‘软件’很突出;年长教师没有瓶颈期、倦怠期,有一种‘自卷’的氛围;教科研能力扎实深厚,是初中段教科研一块金字招牌。”3月,学校开展“优教”行动督查评估,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三优”行动之研题节
▲名师书院名师工作室活动
近年来,学校以“名师书院引领教师整体成长行动”为切入点,搭建促进教师整体专业成长的校内研训平台,确定了“一个中心、四个领域、八个成长”具体发展措施。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学校在重点课题、成果和论文、精品课程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有5门校本课程被评为杭州市精品课程,2022年度教科研获省市级各类荣誉76项。另一方面,学校从2021年开始国家课程的项目化学习,把项目化学习的理念融入到常态教学中,以研究的思维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开展素养意义的学科教学,打造未来教学的新样态。
▲市精品课程《“梦溪”文创》
▲项目化学习《自制制氧机》
同时,学校教师成长突飞猛进,目前学校已有省特级教师2人、区名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5人、市教坛新秀10人、区骨干教师13人,区教坛新秀12人。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明显进步。去年以来,学校依托与采荷中学结对共建的机会,立足师资培养方面,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有成效的联动活动,进一步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一直以来,学校紧扣“良”为核心文化,以“文化立校,德行立人”为办学理念,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内涵品质发展之路。
以良育课程为“发展点”。学校共开设了人文素养、学科拓展、体育竞技、艺术技能、科技创新等五大门类共30余门课程,供学生们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其中包括4项杭州市精品课程项目,7项余杭区精品课程。例如,学校《空中农场》将屋顶农场和智慧科技相结合,结合校园文化元素,利用环境信息数字化控制技术,把节水灌溉、远程控制、智慧平台等新时代要素与劳动教育融合,形成“劳动+”课程体系,入选市级精品课程。
学校社团“飞跃”龙之队
以德育体系为“支撑点”。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六个抓”为突破,即抓始业开端、抓品德提升、抓常规落实、抓活动开展、抓全员德育、抓评价体系,内化学生素质,培养“善良有为之人”。
以立足课堂为“关键点”。课前校本教研要求做到“六个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程序、定主备、定主评。课中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六个一”:一评、一查、一教、一写、一理、一思。作为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实验学校,学校还利用数智作业平台深入推进课后作业改革,通过“一环四精准”中的构建数智作业环,实现校本作业资源库循环迭代升级;基于精准教学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追踪和精准复诊的作业改革框架设计,逐步实现课时作业共性化、错题作业个性化、分层作业精准化、单元作业主题化、拓展作业项目化、智慧作业育人化。
往期推荐
提质强校,路在何方?余杭公办初中给出答案啦
提质强校 | 固立教之本、抓改革之道 这所新校提质强校掷地有声
父母不关注,孩子就错过!
招生、升学、考试、考编、资源、资讯……众多教育政策、信息尽在“余杭教育发布”!我们将持续推出与您或您的孩子密切相关的教育信息。请持续关注“余杭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关注“余杭教育发布”,请扫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