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幼儿,相伴成长——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余杭区苕溪幼儿园 2023-05-25 17:00

期待一百个我可以

寻找十万个为什么


倾听幼儿,相伴成长

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大的自然博物馆,

看似每次都一样,但每次又不一样,

我们在探索未知的可能中,自然生长。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孩子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思考,他们可以用一百种方式来表达对事物的想法。每一种语言,都应该被聆听期待


每一个问题与新奇的发现,

都值得尊重支持





是草莓吗?

       百草园活动时,天天发现了草丛里

红红的果子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记录下孩子的每一个疑问

天天

你们看,我发现了小草莓,是草莓。

不对,是樱果,是樱果。

糖糖

天天

你们闻它的味道,鼻子闻,我闻到了是梨子味道。

不对,不对,它是草莓,草莓是红红的。

睿睿

跳跳

这不是草莓,它是有尖尖的,也不是樱果。

草莓是尖尖的

天天

奕帆

这个有很多刺的。

这肯定是樱果。

糖糖

天天

到底是什么呀?

......

支持孩子像科学家

一样寻找答案

 我发现里面有毛毛虫!!!

小草莓里面空空的


大草莓里面是白色的,

还有红红的汁水。


闻一闻、看一看

切开来比一比


它们里面不一样,

味道也不一样。

是?不是?

      孩子们观察、比较、假设、质疑,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能聆听同伴的想法。

捕捉孩子当下的关键经验

取名事件


       有一次分享时,孙粼说发现了百草园有“柳树”!咦,柳树在哪儿呢?

    孙粼带着大家来到了“柳树”边

这不是柳树

可是它弯弯的

这是玉米,是小时候的玉米

这不就是柳树玉米嘛

于是大家都叫它“柳树玉米


       在百草园这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孩子自主探究着,老师容易被外显的探究行为吸引,类似取名等学习场景容易被忽略。就着“柳树玉米”,老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告知名字 VS 取名字

要不要把植物真实的

名字告诉孩子?

       给事物取名字的背后,孩子的经验是什么?对孩子有什么发展价值?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激烈的碰撞中,我们厘清了发展价值,并支持孩子们给百草园里的植物和昆虫取名。



猜猜,孩子们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也许生物学家和我们的祖先,在最初给生物取名时也是这样朴素的,但是却有其自身的意义,我们延续的是一种情感,一种持续的关注与执着的探究。这就是一种意义学习。

醉心于孩子眼中奇妙的世界

你好,小蜗牛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你看!这是它生出来的,说明它是妈妈,我找到了妈妈。

你看!有个宝宝生出来了

它生出了三个,第一个它没有壳的,这好像是它的大便。



 这个和这个比赛......




它怎么往下爬呀?

蜗牛小组ing......

让孩子的兴趣在深度学习中生发......


激发孩子用多元方式表达表现


       随着项目活动的推进,孩子们自主生发了许多活动......   

自主游戏:百草园科技馆


       自主游戏时,孩子们拿出百草园的经验图玩起科技馆的游戏,小小馆长正向大家介绍百草园发现呢。

给蚂蚁搭个窝

       拳拳给蚂蚁搭了一个家,木棍是滑梯,边上还有一个小洞是给蚂蚁一家人住的,这样就能幸福生活在一起。

       前期孩子们常常会想要抓虫子,过程中虫子死了,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这次拳拳不再抓蚂蚁,而是给它造了一个家。孩子们开始共情蚂蚁的感受,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行为自然萌生。


在持续探究中,

孩子们的经验不断生长......

百草园经验图

一起实现心中小小愿望

      伴随着百草园探究的深入,孩子们不断冒出新的想法和需要,“给小鸟搭个窝,让小鸟们每天都在百草园”“我找到了爱心小花”“我也要,我要找和你不一样的”......

     于是,我们鼓励孩子们建构心中的百草园。

一起实现愿望......



拥抱全新的百草园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儿童发现世界

教师发现儿童 







老师们试着

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一日生活中

倾听孩子



让一对一的表征记录,

及时性的圆桌讨论成为常态



珍视家长的每一次反馈


               在孩子的发现中,老师看懂孩子、发现孩子、

        引导孩子,逐渐建构对“儿童”的认知



       在这片“田园”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 的,他们有爱心、会生活、喜探究、乐表现。他们断探求、不断生长,本真的童心得到绽放。每一老师都是敬业、专业、团结、幸福的,他们尊重子,发现孩子,静心做最本真的课程。



    课程不再是静止的跑道,是孩子和教师、家长共同建构、共同成长、互相促进的对话过程。


       孩子们在“田园”里,恣意奔跑、惬意徜徉,期待自己的一百个“我可以”,寻找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在与自我、自然、社会互动对话的过程中成长。

  一起来欣赏完整视频吧!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倾听不只是倾听

倾听不只有倾听

倾听不止于倾听

【END】

图文提供:余小霞

编辑 :朱燕飞

审核:魏琪







阅读661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