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六丫”】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宣传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防控宣传

秋冬季节来临,天气变冷、气候干燥,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较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病的侵袭。因此,幼儿及家长朋友们要加强对常见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控,早发现,早治疗,保护幼儿身体健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常见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有:


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可达39℃以上)、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症状表现以发热、咳嗽等为主,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在热退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2周。


3.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表现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向心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4. 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多为中低热、部分可为高热);部分可伴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持续发展、出现肺炎表现。


5.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胀为具体特征。起病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①积极接种疫苗,降低罹患传染病的概率,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麻疹疫苗等。

 ②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外出回家后做好手卫生。

 ③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病菌的聚集。


 ④养成正确的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

    ⑤增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

⑥如果自身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不带病上学。


胃肠道传染病


  胃肠道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胃肠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多次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常见秋冬季胃肠道传染病有:


1.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


以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3月发病为主,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数患儿1周左右可痊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


胃肠道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①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②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水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

③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实行垃圾分类,防止水污染;接触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

 ④提倡分食制,使用公筷,个人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

 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⑥积极接种疫苗,降低罹患传染病的概率,如手足口疫苗、诺如病毒疫苗等。


秋冬季节传染病虽然种类不少,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落实防护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撰文|保健室

编辑|曹丽雯

审核园长室



阅读248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