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宋萑,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书记、主任何东涛,余杭区教育局书记、局长徐伟龙,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方丽敏,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教研室主任向敏及学科教师代表,衢州市柯城区教研室主任周昭斌及学科教师代表,余杭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负责人、各学科教研员,区义务段各学校分管校长、教务主任及学科教研组长等参加开幕式活动。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伟龙在开幕式上指出,当前余杭区围绕“城市新中心,余杭好教育”的战略部署,正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区教育局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优”行动,组织专家对52所义务段公办学校进行督查评估,围绕学校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环节进行问诊把脉。本次学术节,以良渚玉文化为载体,以精雕细琢的教育内涵为路径,为全区各校搭建以学术为引领,以创新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的平台,希望各校充分利用学术节的平台,凝练“三优”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向省内外学校分享生动可鉴的“余杭经验”。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书记、主任何东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余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在深化教育改革、拓展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已经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尤其是以下三方面的做法:一是紧抓发展机遇,推进美好教育;二是聚焦核心素养,转变学教关系;三是丰富特色课程,厚植余杭文化。她希望,余杭全区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学术节为载体,不断砥砺奋进,真抓实干,聚力打造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教育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宋萑向与会人员作《新时代 新课程 新师道》主题学术报告。宋萑教授围绕新时代教师面对的挑战、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教师循证教育的有效方法等内容,向与会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研及实践中的一些观察和探索,撬动了教师们自我超越、追求卓越的持续发展力。

本次学术节,以余杭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优”行动为指引,重点聚焦“优教”提质、“优师”育才、“优研”赋能三个关键环节,以学术报告、圆桌论坛、专题报告等形式开展多方位、深层次的研讨。为期6天的学术节,涵盖了语、数、英、科、法治、社会、音体美等义务段学科,将邀请众多专家走进余杭区内15所学校开展61场研讨活动。

在海辰中学开展的中学会场,在浙江省特级教师郭进贵老师主持下,盛志军、李鸿、卢竞一、王卫华、樊平5位名师共同参与讨论《核心素养视域下课程建设的思考》。六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课堂设计的目标、任务和评价等方面分享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海辰小学,小学会场由王伟文、郎明仙、李燕红、王琦和赵纪五位名师组成,围绕《从新课标走向新实践》的主题,紧扣“余杭教育发生着怎样的新变化”“如何探求教育本源”“如何落实新课标”等问题,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给与会人员带来新的思考。
小学组部分实践成果展示
随后,区内10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社政、科技等11门学科的实践成果展示,带来了一场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文理兼备的课堂改革成果盛宴。
中学组部分实践成果展示

作为探索优质均衡人民满意教育的践行者,余杭教育将以学术节为契机,聚焦质量提升,更加深入地探讨教育之道,凝练教学之术,弘扬教研之风,夯实学术之基,推动余杭教育向着“城市新中心 余杭好教育”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行。

父母不关注,孩子就错过!
招生、升学、考试、考编、资源、资讯……众多教育政策、信息尽在“余杭教育发布”!我们将持续推出与您或您的孩子密切相关的教育信息。请持续关注“余杭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关注“余杭教育发布”,请扫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