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分享凝智慧
共思共行共成长
玉兔辞旧春华启,龙腾新春气象新。当我们驻足回眸一起走过的这一个学期,虽然忙碌和紧张,但一路上有感动、有蜕变、有成长、有收获,这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珍藏!2024年1月30日,为提炼总结经验、清晰规划新学期的工作思路,洞桥镇中心幼儿园召开了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期末总结会暨班本汇报活动,本次活动由保教室孙老师主持。
教研组长学期汇报
大
班
段
大班段教研组回顾了一个学期的教研工作,分别从主题审议、图式教研、班本教研等方面展开,着重介绍了各个班班本活动开展中的情况。针对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对今后教研组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进行阐述,确定了方向,相信她们一定会朝着方向努力前进。
”
中
班
段
中班段教研组汇报的主题是“研思并举,共促成长”。汇报从“成员分析”、“教研目标”、“实施路径”、“活动开展”、“成果与不足”以及“努力方向”等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分享。汇报中重点提到:学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其他年级组学习,更加科学的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更加扎实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以不懈的努力迎接一个个挑战!
”
小
班
段
小班段根据幼儿园实际存在情况,加强了教研组建设,重点加大学习新教材和实施新教材力度,改变教研学习方式,边学边研。每个主题进行3次的教研活动,启动了AB组备课的方式,让每一位老师参与主题前的思考。结合本学年校本研修内容,定时定点学习《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书籍,进行阅读分享,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实践与运用,并在教研活动中研讨案例并提出建议进行跟进。
”
一份期望
教研组长作为幼儿园的教研管理的中间力量,她们的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在三位老师的总结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扎实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在平凡的每日工作中,进行的深刻思考与科学探索。奋斗不辍时光,且行且歌扬帆,教研组长将坚持不懈,为培养健康、善言、有爱、乐思的洞幼娃不停奋斗!
班本活动汇报
小一班《香香馒头做出来》
抓住面粉的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强的特点。小班幼儿喜欢探索、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做一些能吃的食品就更为愉快。我们通过感知面粉、揉面团、做面食等自主活动,感知面粉的多变和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旨在将面食文化用孩子们可以接纳的方式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呈现出来,为孩子们提供快乐的成功体验,培养幼儿热爱生活、节约粮食的美好品德。同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和孩子一起以可探可玩的有趣形式发现生活的有趣。
小二班《银你而杏福》
何老师分享了“银”你而“杏”福,活动以银杏为主角,从《秋天里》“落叶飘飘”板块中孩子们对于银杏叶感兴趣而引发。价值判断中发现此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我们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来开展。银杏是孩子们身边比较熟悉的,孩子又对银杏叶比较感兴趣。活动由遇见银杏、探秘银杏、玩乐银杏和情系银杏这个四个板块开展。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自然中习得经验,在自然中萌发对美的体验和感受。
三溪小班《新年“豆”乐》
三溪小班《新年“豆”乐》班本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豆子的生长、营养、制豆方法等,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感受中国新年传统习俗文化、体验民间游戏。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小朋友初体验、初感知中提升生活经验,感受不一样的快乐。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儿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增长见识、养成良好的性格。
贤德小班《你好“鸭”》
梅老师从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饲养鸭子,和鸭子一起玩等方面介绍了班本活动《你好“鸭”》,这条关于动物照料的探索之旅是充满新奇而漫长的,在老师的引导和策略支持下,孩子们体验到了喂养小鸭的劳动快乐、和鸭子游戏的快乐、过程中突发惊喜的快乐。孩子们在与小动物亲密对话中,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勇敢,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和动物朋友的童话世界里会发生更多温暖、有趣的故事吧……
中一班《一起“糍”一口》
中一班钱老师分享的班本内容是《一起"糍"一口》,通过活动的缘起以及孩子们对麻糍的兴趣,教师带着孩子们的疑问及兴趣点,开展了知麻糍、做麻糍、享麻糍的活动。整个过程,教师遵循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团讨、制作、品尝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究,从而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们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快乐,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
中二班《豆腐诞生记》
华老师介绍了在《豆腐诞生记》项目中,一次邂遇豆荚的契机,教师捕捉到有价值的教育点。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感知制作豆腐全过程。通过问题驱动,帮助幼儿在探究豆腐的过程中提供有利的师幼互动支架。
三溪中班《“薯”与我》
三溪中班的班本《“薯”与我》活动中,从活动缘起、寻找番薯、制番薯干、品尝番薯等过程中,跟随孩子的脚步,追随孩子的兴趣,充分利用番薯开展一系列活动,体现最大的活动价值,激发每一个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支持和满足每一个幼儿的经验与方法的获得。在活动中,孩子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具有探索的无限欲望。
贤德中班《原来是你“鸭”》
贤德中班从教学主题“动物乐园”衍生出班本“原来是你鸭”,这个班本也是贤德中班的小朋友们因为小班时期失败的孵化的延伸。在班本中小朋友们一次次地进行孵化,一次次地孵化失败,但是贤德中班的小朋友们不放弃,在孵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寻找失败地的原因,根据原因不断地调整孵化方式。虽然最后的班本以失败告终,可是激发了小朋友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大一班《玩转自行车》
盛老师介绍的活动是由大一班孩子从运粮食时发现自行车坏了开始,一步一步开展了玩转自行车的班本活动。从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自行车的起源、结构、种类,知道了自行车是由许多的零配件组装而成的。在自行车比赛中,孩子们自己设计路线图,自己制定骑车规则,布置骑车场地,设计奖牌等,成为活动的正在主导者。在骑车比赛中,不仅享受了骑车带来的刺激和快乐,更收获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同时也萌发了幼儿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保护环境的意识。
大二班《豆趣无穷》
姚老师的介绍中看到追随幼儿关于“冲泡的豆奶”的话题兴趣点,打开活动的钥匙,从乐玩、乐探、乐学三个版块展开《豆趣无穷》班本活动,活动中,他们通过猜想、验证、记录等方式去解决问题,还学会了用合作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在制作挑豆、泡豆、磨豆浆、参观豆腐作坊、做龙羊土豆腐、售卖豆腐一系列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的成果、感受分享的快乐。
三溪大班《扑面而来,“馒”心欢喜》
三溪大班《扑面而来,“馒“心欢喜》以“发酵”为主题深入的,建立在大班幼儿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从大班生活着手与幼儿的心灵产生共鸣,对应大班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所以在活动中三溪大班的孩子对感兴趣的面粉能够持续观察,同时对观察到的面粉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猜想,运用观察、感知、探索、实验、记录等方式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反复实验、反复记录、亲子调查等学习方式,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贤德大班《米果诞生记》
米果是洞桥的特色美食,应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让幼儿从小学习民俗知识。感受优秀传统民俗和文化的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在一次关于小麦和大米的活动后,有幼儿说:“它们磨成粉就是面粉呀,它可以做很多好吃的。”另外一个孩子说:“嗯,是的。”突然有个孩子说:“不是的,面粉和米粉是不一样的,我妈妈说米果是用米粉做的,不是面粉。”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开始了他们的米果对话,因此展开了我们的故事。
与全体教师共勉
1. 多采用“鱼缸式研讨”,指在研讨中大部分听众知识在外围观看圈子里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特定的主题或问题进行讨论。在分享的过程中,听到教师和幼儿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围成圈状做“鱼缸”,有的幼儿在外围认真倾听与思考。这样的形式可以随着教师在项目活动中的问题不断地发散和聚焦,也不断驱动着幼儿去思考,纷纷被卷入“鱼缸”中,在观察、倾听、交流、反思中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和技巧。
2. 回归幼儿本身。我们在利用好周边资源的同时,心中把“幼儿”放在首位,从“儿童视角——儿童的视角”的转变,我们要努力理解幼儿的发现,与幼儿共同思考,去感受幼儿在班本活动、项目活动中的探究和游戏,感受所经历的困境,这样才能真正与幼儿进行碰撞。
回顾是一种成长,是为了更好地眺望远方;总结是一种积累,是为了更好地迈向前方!本次活动既是对本学期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时也为下学期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挖掘活动,在学习中展望,在开拓中进取,以昂首跨越、蓬勃发展的姿态,奋力前行!
END
文稿 / 孙伊男
编辑 / 李 菲
审核 / 园 办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