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入秋,预防先行——幼儿园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

启稚幼儿园 2024-03-09 18:40

随着秋季来临,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感冒、腹泻等也成为秋季的多发疾病。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希望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疱疹性咽峡炎

  1.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2.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3.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4.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2.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3.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4.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5.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

  1.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2.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3.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4.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5.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节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染,学校易聚集暴发。

  流感样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畏寒、乏力、头痛、全身酸痛,常有咽痛、鼻塞、流涕等。

  流感不等于感冒,这些症状能区别。

  普通感冒是由于感染细菌或普通的感冒病毒引起的,而流感则是由于感染流感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

  在症状上,普通感冒的症状往往出现在鼻腔,以流鼻涕、打喷嚏或鼻塞等为主要的症状,并且多数患者能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自愈;

  而流感往往会引起全身性的症状,除了有鼻部不适之外还会有流感特征的突发高热、关节肌肉疼痛、咳嗽(干咳),腹泻、呕吐、严重的身体不适感等症状,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阅读156
0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