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家是不是被“友谊的小船”刷屏了?见识了各种版本的小船翻来覆去,简直不再相信友谊了有木有?其实,人际交往是需要一辈子学习的课程,孩子能否从小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天,小编就为爸妈们支几招。友谊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
友谊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熟练到熟练。心理学研究表明,0-2岁的儿童以单独活动为主,同伴交往较少;3-4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处于混沌期,此时建立的友谊具有随机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常常会因为一些简单的原因发生冲突,如“他不跟我玩”、“他的玩具不借给我”等;4-5岁是儿童友谊发展的分化时期,此时受拒绝的幼儿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消极的交往行为,如“他打我”、“他批评我”等;5-6岁是友谊发展的稳定期,儿童已经逐渐形成了同伴之间稳定的喜好和拒绝,如有固定的好朋友等;6-10岁的儿童往往有自己的小群体,形成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家长可以根据此规律,判断自己孩子友谊发展的情况。 当然,上述发展过程也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大方开朗,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交往;可有的孩子却生性孤僻、胆小,不愿与小朋友接触,一到陌生环境就会胆怯。有些家长会认为这是小问题,年龄大了自然就好了。其实,这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被称为“社交退缩”。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应该如何帮助不善交际的孩子,让他们爱交朋友,善交朋友,驾驶好自己友谊的小船呢?小编带来8种有效途径,家长们不妨试一下哦! 途径一:分享 不懂分享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很难找到合适的伙伴。我们首先应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榜样,并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一下,同时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当孩子和一个小朋友为了某件玩具发生争吵时,你可以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要么两人轮流玩,要么大家一起玩,关键是小伙伴在一块儿要友好相处。 途径二:耐心等待 当其他小朋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时,当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不能立刻拥有时,孩子应耐心等待。不要在此时此刻比高低、争输赢,父母可帮助他逐渐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秩序,学会“依次”办事儿。 途径三:遵守规则 首先是在家庭内,年轻父母与孩子游戏时要给孩子讲清游戏应有的规则,以及大家为什么要遵守;执行时尽量严格,不随意迁就孩子的喜乐。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取胜而多次破坏规则,你完全可以停止游戏,避免滋长他的自我优越感。一旦孩子养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他在与家庭外成员交往时,也就容易运用普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途径四:学会沟通 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当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他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去说:“能不能让我玩玩你刚才玩的玩具?”而不是粗暴地把玩具从别人手中夺过来。孩子如果能学会沟通,尽量用平静的语气与人交流想法,这会使他赢得更多的朋友。 途径五:赞赏 鼓励你的孩子赞赏对方。当其他小朋友做了好事时,要由衷地赞扬他们。除了通过语言外,也可以用拥抱、牵手之类的友好举动表达他对小伙伴的好感。如果一个孩子能经常地以积极态度来对待别人,他就能获得社会的接受。 途径六:自信 有一位母亲曾对孩子说:“如果你不会游泳,别人就不会邀请你到游泳池玩。”这位母亲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特长可以结交更多朋友。专家认为: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孩子的朋友不多,你可以帮助他以某种爱好赢得更多的朋友。 途径七:友善的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动作表示出攻击性,比如叫喊、皱眉和紧握拳头等;而有些动作,比如微笑、赞赏、拥抱等,则表示出友善的意味。对于刚学步的幼儿,由于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上的局限,他可能无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与年龄相仿的孩子交往时,会作出有些笨拙甚至粗暴的举动。年轻父母不必对此忧心忡忡,只要多加引导,孩子会逐渐做得好一些。当然,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你不能强迫他摆出一副看上去快乐的面孔,但你可以跟他讲清楚,如果他总是愁眉苦脸的话,其他小朋友将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途径八:注意仪表整洁 请注意让你的孩子在吃饭、外出时都养成礼貌、整洁的习惯,他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如果一个孩子穿着肮脏的衣服,这可能是他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他的过错,但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因此,年轻父母请不要忽视了让孩子学会注意自己的仪表。“外表美”与“内在美”原本就是统一的。
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秀水街220号
招生咨询电话:15306562503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教育之江
编辑:刘老师
审核:张老师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