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黄瓜搭架能够顺利进行,他们开始了讨论......
根据孩子们的设计,发现架子可分为单根式、屋顶式、交叉式、双根式。
设计图虽然出来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谁的黄瓜架会更稳定和牢固呢?来吧!我们一起来实验一下,看看哪种搭架模型最牢固。
通过不断实践,我们发现:一根雪糕棒搭建的模型最不稳定,两根或两根以上都可以搭架子,而且只要架构成三角形,都是比较稳固的。考虑到种植区的大小和黄瓜种植时的排列顺序,我们最后决定采用两根棍子交叉在一起的“交叉式”搭架方式。
我看到我邻居家的黄瓜架是用竹子做的,我们应该收集竹子。
那我们把需要的材料画下来,这样就能清楚的知道需要什么了。
最终我们确定了剪刀、麻绳、竹竿这几样物品作为搭建黄瓜架的主材料。
材料都找到啦!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给黄瓜搭架子咯。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孩子们找来的竹竿有长有短,搭起来的架子也不一样高,那么,黄瓜架子到底要搭多高呢?
至少要比我们班最高的小朋友高,要是太低,黄瓜的藤就没办法往上爬,黄瓜就会烂在地上哦。
说做就做,孩子们行动起来,纷纷寻找尺子来尝试测量长度。
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测量方法后进行尝试,最终发现测量要从脚开始,作为起点到头顶的距离,量尺上是多少数字就是多少厘米。
通过测量,最后确定黄瓜架子要高于130厘米才可以。
黄瓜架终于搭好啦!果然,两个竹竿搭建的架子非常牢固,架好之后都不会摇晃。我们满心期待着黄瓜藤沿着架子往上爬,越长越高。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散步的时候发现黄瓜藤都倒在地上。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黄瓜藤怎么爬上我们搭的支架呢?
孩子想到了可以用扭扭棒把黄瓜藤绑在了棍子上,于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将扭扭棒把黄瓜藤绑在棍子上。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哇”,黄瓜藤终于爬上支架啦!孩子们开心地拍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