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自主游戏
共享教研智慧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应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因此,为深入开展“户外自主游戏”,让幼儿在“真游戏”中回归天性,在“真游戏”中发现世界,提升教师在户外游戏中的观察和指导能力,提高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关注、热情,帮助教师梳理常见的游戏支持策略。11月10日中午,我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支持策略研讨的教研活动。
沈老师首先解读了自主性游戏、幼儿行为、“观察、解读、支持”相关概念。强调,自主性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他们拥有对游戏活动的支配和控制权利,能够在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游戏。这种游戏方式旨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随后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教师带着“回顾自己在每次幼儿游戏前,一般都会做什么、说什么,反思这些做法是否对幼儿的后续游戏有支持作用,还可以如何改进”“无论什么时候幼儿玩游戏都要先做计划吗?幼儿的游戏计划必须要画出来吗?游戏时间总共40分钟,幼儿表征计划就用了20多分钟是否值得?幼儿制订了计划,但是在游戏时又将它丢到了一边,教师该怎么办?”进行了反思与讨论。
接着各组员针对“大班游戏前的支持策略”这个话题在学习环节中进行分年级组思考,并画出思维导图。老师们结合以往的经验、查阅书籍和资料后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每组派代表进行集中分享展示。
最后沈老师总结道,老师可以通过拓展和唤醒幼儿已有的游戏经验,来丰富游戏内容,讨论游戏常规,来保障游戏活动顺利开展,引导幼儿制订计划,来减少游戏的盲目性,与幼儿共同讨论玩具材料的玩法,推动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支持自主游戏的开展。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