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这是我的!》

部队幼儿园 2020-03-05 03:09
 

宝贝们,又到了我们绘本故事分享的时刻啦!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绘本是《这是我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本绘本吧!


 


 

《这是我的!》

   
     

扉页中一只小青蛙正在跳跃追赶一只蝴蝶。另外两只小青蛙没有现身,正好验证绘本的书名,这只小蝴蝶是我的,我和它一起玩。另外两只小青蛙当然也有它们不同的天地了,只是没有共享而已。

青蛙戏蝴蝶占据了扉页的中心位置,玩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一起分享玩还是单独玩有太多的味道了。

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铺垫方式,环境烘托。这是一种俯视的视角,站在小岛的岩石上,看到淡蓝的水面,水天产生一条笔直的直线。绘本采用纯白为背景,那白色的布置就是天空。

小岛的画面没有任何动物的出现,多彩的卵石和浓郁的草木,显得天然而静谧。

接着介绍小岛的主人,三个小青蛙。看门见山点出了故事的起因:不停地争吵,没事也要互相找茬儿,从早到晚叽叽呱呱。

它们争吵的主因是什么呢!没事也要互相找茬儿。你看岸上的两个小青蛙在争吵,水中的小青蛙也要赶来助阵。

三只可爱的小青蛙,也是占有欲特别强的青蛙,它们什么都喜欢说是自己的。这有点像我们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会说“这是我的”。

书的题目很符合宝宝的心理,他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和小朋友在一起还不懂得分享,常常会看似”自私”地说:这是我的。宝宝的这种心理正如书中的三只小青蛙.他们同住在一个池塘,可是却一天到晚不停地争吵,生怕对方占了便宜。

孩子的“占有欲”不同于成人,它解释为产生对他人所有物的欲望,并通过行动占为己有。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孩子的占有欲大部分仅限于情感范畴,家长切勿轻易上升到“品质”的层面加以训斥。事实上,孩子占有欲的表现不一样,家长的应对处理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占有欲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往往是从“我”出发,而不知道还有“你”、有“他”、有别人,因而导致了独占行为的发生。这与“自私自利”有着本质区别。

孩子的“占有欲”是孩子成长发展中正常心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以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淡薄,这种“占有欲”会逐渐地减少或消失。当然,也有“占有欲”特别强的孩子,父母应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对物的交往的必然性认识。就语言发展看,这时孩子不仅掌握了"我的"和"我",同时也掌握了"你的"、"你"和"他"等。当孩子仅仅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独立存在,仅仅懂得"我的"含义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认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但是,当孩子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而且意识到别人的存在和力量,同时,懂得在"我"之外,尚有"你"和"他",情况就大不相同。他逐渐意识到"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个现实。这时,抢夺玩具的现象就会减少。

图画书的两端分别有大蟾蜍和三只青蛙,也印证了文字中说的它们住在岛的两头。

大蟾蜍体型巨大,但很慈祥。言谈话语中摆出一副妈妈的口吻,但没有过多的指责,而是过程的描述。

图中小青蛙就像的孩子,挨了妈妈的训斥,当面很老实,转眼又恢复了原样。因为这是孩子的天性,妈妈的制止只不过是抑制孩子们过激的行为,而不是抹杀孩子的天性。

乌云大雨从天而降,大有泰山顶城的气势。青蛙们很害怕。要么就像跳到池塘里,要么战战兢兢地坐以待毙。

玩耍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在玩耍过程中不仅有快乐,还有困难与压力。在每一次压力与困难面前,孩子才能不断开悟与成长。

风小些,雨更加密集,阴云欲加厚重,闪电雷鸣,困难之上又充分考验三只小青蛙。

池塘的水位从前后画面显示已经上涨,雨不停,上涨的局面也难以停止。三只小青蛙分别抱住一块大石头保全自己,其中地势较低的两处已经侵入水中。最高处的青蛙也是内心惊恐,坐等事态发展。闪电就像一只恶魔,指向颤抖中的青蛙。

池塘水面已经接近画面中线了,小岛眼看快被洪水吞没了。吓坏的三只青蛙,一块儿爬上唯一突出水面的石块上避难,青蛙们又冷又怕的缩在一起,怀着共同的心情“恐惧和希望”,共同面对困难,终于体会到患难与共的感觉。

洪水退去后,青蛙们才发现救它们的竟然是大蟾蜍。大蟾蜍蹲在凸出的卵石上,靠自身的厚重支撑起三个小青蛙的安危。

这里蟾蜍就像孩子的妈妈,开始蟾蜍只是训斥了他们,没有说更多的道理。因为他知道这是这个阶段必然发生的过程,是孩子成长的必然。

在危难阶段蟾蜍救了他们,这是一种担当和责任。即让青蛙得以历练又让青蛙不至深陷其中。从此,它们在宁静又幽雅的环境中,快乐的生活着。

大蟾蜍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叫停青蛙叽叽喳喳的吵架,一次在困难到来时挺身而出。妈妈的形象和出现的时段非常到位,没有过度干扰小青蛙自由的生活,是一种信任的爱,但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不失为更深沉的爱。

让小青蛙感受阳光般的温暖就像回到妈妈的怀抱。

洪水退去之后,青蛙们不再吵闹,而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

生活中我们应鼓励让孩子拥有现有“自私”的阶段,这样进而才到互相分享的阶段。他们首先必须要有自我意识,因为一样东西只属于他自己是他的权力。在这个基础上,再慢慢做到他和小朋友互相分享。正如故事里的三只青蛙,遇到困难,三个人团结协作战胜困难,这才会让他们感受到友情的珍贵。

其实有时候快乐可以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占有的东西也只有自己快乐,如果分享出来那大家都会感到快乐的。

三只青蛙原以为只要占有就会快乐,但当他们体验了分享之后,才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从画面也能看出三只小青蛙放松、自由、共享的快乐。

最后的这个场景:这就是安宁。这就是美丽。还有,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是我们的!缓慢的、抒情的语调,再配上清新、明快的画面。仿佛画外的我们也置身于那样一种平静、安详、美好的景致之中。

“我的”和“我们的”之间的区别。“我的”只有计较、争斗、狭隘;“我们的”才能发现和享受快乐、安宁、幸福、美丽。其实,“我们的”里面包含着“我的”。

懂得分享、愿意与别人分享是种美德,让孩子从小、从与人交往之初就形成这样的观念,其实胜于事后的矫正。而比起空洞的说教,这样一个优美、有趣的故事也许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孩子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真切地感受到三只青蛙互相友爱的快乐和满足,并把分享带到生活中去。


这本《这是我的!》小小的故事大大的道理。三只小青蛙生活在一起却总是怕对方占到便宜,一有机会总想着抢占自己的地盘,当经历困难之后却感受到和对方在一起后,是多么的温暖!这三只小青蛙多么像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呀,总有一个阶段是非常的喜欢吃独食的,就需要我们来引导他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分享的快乐,我想等孩子们像小青蛙一样经历过,感受过之后,肯定也是快乐的。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蕴藏着不简单的道理,告诉孩子们分享的快乐,共处之道。










阅读27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