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学园的深度学习】樱桃奇遇记(大四班)


樱桃奇遇记

樱桃味儿是夏天的前奏

大四班的小朋友们用独特的方式

将樱桃写进了夏初的篇章里

这将成为他们毕业前

最美好、难忘的回忆









四月底,正是今年第一批的果树成熟之时。当孩子们来到了新的游戏场域——小树林,竟发现桑葚和樱桃都要成熟了,他们一边玩一边采来新鲜的果子吃,这真是一件幸福又幸运的事!



从地理位置和条件上看,我们在小树林游戏时可以随时观察樱桃生长的细微变化,与樱桃持续互动好几周,非常方便。

从情感上看,孩子们因为这件惊喜的巧合而把它视为小确幸,因此持续开心好久,是如此纯真、容易满足。

从兴趣上看,孩子们纷纷停止了游戏,只想去采摘和品尝樱桃,甚至自发地观察起了樱桃的颜色,判断成熟度,思考采摘的方法,甚至直接爬树采摘。他们太想吃到自己采摘的新鲜樱桃了!


于是,我们和樱桃的邂逅就此开始~




他们还说到,把所有的樱桃树都领走了,别的班级那么多小朋友是不是就吃不到了,这样的行为太自私了。于是他们在标牌上也写出“等它成熟了可以分给你们吃”的话语。










一、计划


孩子们在第一次无计划采摘体验之后,就发现单靠自己的力量没办法采到很多樱桃,高处的更是采不到。于是,我们进行了有关采摘办法和使用工具的讨论。



1

制作长的工具


2

增加高度


3

一个打落一个接


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们计划了多种采摘工具,并纷纷回家寻找和制作工具,拿到幼儿园准备采摘。

二、实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采摘完毕,小朋友们的收获满满当当,我们赶紧回到教室品自己劳动得来的美味,说一说吃完以后的感想。


三、评价

增高工具

1. 折叠梯


2. 直梯



3. 攀爬架




采摘工具

1. 网兜


2. 带钩网兜



3. 采摘神器


4. 大网





在这次讨论中,引导幼儿回溯自己在采摘樱桃时的感受,鼓励他们结合地势环境、工具本身的特点、工具使用起来的感受、幼儿本身的身形和力量等方面,综合分析该工具的优缺点,并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对该工具进行评价,对采樱桃的体验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更全面的辩证的思考。



大家公认好用的采摘神器只有一个,于是小朋友们请教了会做神器的乐天,回家后自己制作衬手的工具。








一、不同树的奇



小朋友们发现,小树林里一共有三棵樱桃树,有的高有的矮。不同的树上结的果也不一样,小朋友们想比一比哪一棵树结果更快更多更好吃。

于是,我们将三棵树分为1、2、3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观察。将樱桃的生长情况和我们的想法记录了下来。


4月25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月28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月6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什么!三号竟然不是樱桃树!?


正巧,在主题《大自然的密语》中,我们走访观察了幼儿园的各种树,发现小树林的这棵树原来就是樱花树,跑道这边有好多樱花树。

我们忍不住想尝尝看,又有点不敢吃,所以舔了舔,轻咬了一点点。


回教室后,我们用实物探究,多感官(看、闻、摸)的从颜色、形状、气味、口感等特点来感知两种果子的不同。

它们的叶子也有不同。我们又采了一些树叶,对比观察了两种树叶的形状与结构特点。



我来告诉你,樱桃树和樱花树有这些不同哦~


在记录樱桃成熟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樱桃的生长特点,也发现同一品种的树,甚至同一棵树上不同的部位,结出来的果实也不一样。例如,长在树顶端的樱桃更大更红更甜;大树结果不一定更大,小树结果不一定更小;樱桃的果期很短……

二、不同品种和形状的奇


我们还在采摘的时候发现了连体樱桃,在晨间点心吃到了和樱桃很像的车厘子,于是我们对樱桃连体的成因以及不同的的品种的樱桃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一、动听的妙

在一次采摘和品尝结束后,我意外地听到了小朋友情不自禁唱起自创的小曲。一个新奇的想法在老师脑海中浮现,何不让感兴趣的孩子都来唱一唱樱桃歌,唱出自己的喜爱,唱出自己的心情,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

于是,老师请感兴趣的小朋友即兴唱一唱樱桃歌,在不改变原曲大致的旋律、节奏和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将曲子进行适当的润色,使之更完整,更具有音乐性。这样孩子们就能有一首自己原创的好听的樱桃歌了。




      周雨煊原版:


      改编版:





      俞江刘原版:


      改编版:





      胡依冉原版:


      改编版:




      沈睿安原版:


      改编版:


二、生动的妙

小朋友们喜欢念古诗词,有一句有关樱桃的古诗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于是我们先理解了诗句的含义,体会了诗歌的意境,还进行了绘画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根据我们班孩子酷爱折纸的特点,老师又带着孩子们用折纸的方式制作樱桃,并把班级树装扮成了硕果累累的樱桃树。


课程回溯

幼儿发展:

科学——持续观察与记录、樱桃与樱花果、不同品种与形状的樱桃、制作神器

艺术——创作歌曲、制作与绘画

语言——描述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想法

社会——合作、分工、交流、分享

动手——工具的使用


学习品质:

采樱桃时的主动、专注、分工合作、独立自主

采完樱桃后的反思与总结

看到不同品种、形状的樱桃的好奇,向同伴学习制作神器的好问

表达表现樱桃时的自信,创造与想象


园长妈妈有话说: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樱桃一雨半雕零,更与黄鹂翠羽争”表现了樱桃成熟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味的向往和追求。

    大四班全体师生的樱桃奇遇,也展现了孩子们对美味的追求,还体现了孩子和老师的奇思妙想和创意表达。

版权说明:

本文系杭州市临平区运河第二幼儿园原创,版权归杭州市临平区运河第二幼儿园公众号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下期预告

《西瓜大不同》


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编辑 | 小石老师

复审 | 课程指导中心

终审 | 园长室





阅读389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