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由保教室吴老师主持,12位老师结合保教指南目标,结合班级区域游戏案例展开分享与交流。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追随幼儿的兴趣,以问题为导向,支持和鼓励幼儿自主探究、深度体验,积极引导幼儿反思调整、帮助幼儿梳理、回顾和统整过程中的关键经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俞秀炯老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师幼互动策略,使幼儿在良好的师幼互动中,尝试、探索的欲望得到进一步激发,促使幼儿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郑建花老师分享了《“四点法”观察:让游戏中的师幼互动有迹可循》,以小二班建构区游戏观察为例,不断探索良好师幼互动模式,并提出连续性观察及有效介入的方式。
汤金依老师在分享案例中指出了回应幼儿并支持他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们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帮助幼儿表达和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沈红燕老师分享了《探究蘑菇的奥秘》,针对幼儿感兴趣的蘑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发他们探究,并生成教育活动的契机,支持儿童学习。
陈老师分享了《我家的老南瓜》,及时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录制视频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交流与表达,从而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葛柳莹老师在案例中反复强调教师要尊重和接纳孩子当下个性化的思维和情感表达,允许孩子的反复探究试错,用关注的目光在孩子背后默默地支持。
孙秋红老师在游戏案例中,针对过渡环节提出了一些宝典:利用游戏的有效介入减少消极等待,让“消极的等待”变成“积极的活动”,让过渡环节发挥其独有的教育功能。
骆伟洁老师以多个游戏案例,来解读“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同时也向现场的老师们抛出了互动性问题:你认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怎样的?你是如何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互动的?
屠婷婷老师在开展《走向小学》主题活动前,将以聊天、对话、问卷等各种形式收集幼儿对小学的好奇和担忧,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入手,整理幼儿最关心的点并开展活动。
张圆萍老师在分享案例《勇敢探险》中,强调我们要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冯老师在分享了《跳绳游戏》中提到我们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场地,并及时捕捉游戏中的生长点,让游戏开展并创造出更多玩法。
华鑫莹老师在建构游戏中,以提问—思考—解决的游戏模式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失败中获取经验,在挑战中变得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