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早期教育
知识宣传
0-3岁是婴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主要表现为:
1
身体快速发育
身高体重显著增长,神经系统迅速发展,逐渐掌握抓握、爬行、行走等基本动作,肢体协调性不断增强。
2
语言能力萌芽
从最初的哭声到咿呀学语,逐渐掌握词汇和简单句式,语言理解能力不断提升。
3
认知能力发展
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尝试,开始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
4
情感社会性发展
逐步建立与主要照料者的依恋关系,表现出对亲人的依恋和分离焦虑,开始与同龄人互动。
0-3岁,父母陪玩有技巧
1-3个月,让宝宝“看”
宝宝3个月时,视线已经可以跟随物体的运动而移动。
家长可以在婴儿床上挂色彩鲜艳的物品,高度距离宝宝眼睛20-30厘米为佳。
平时要经常移动悬挂位置,让宝宝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
4-6个月,让宝宝“抓”
宝宝在这个阶段,特别专注于看、听、抓握和伸手挥动。
父母可以用颜色鲜艳、有声响的东西给宝宝抓,比如小摇铃、吊环、拨浪鼓等。
7-9个月,让宝宝“爬”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坐能爬了。
此时最关键的就是让孩子多爬,家长可以选择一些会移动的玩具,比如玩具车、球类放到一定距离,吸引宝宝爬行、抓捕。
10-12个月,让宝宝“动手”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站立,开始学走路了。
这时最好的游戏就是陪孩子堆积木,能很好地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
1-2岁,让宝宝“懂”
这个阶段要让宝宝懂得各种动作的含义。
可以教宝宝用小推车做一些送东西或拉一些会走动的小动物玩具,反复教他“拉”、“推”、“来”、“去”等简单词。1岁半后陪宝宝多玩过家家的角色游戏,模仿大人做饭、洗衣服、穿衣服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另外玩水、沙子、滑滑梯都是能很好锻炼宝宝的游戏。
2-3岁,让宝宝“学”
父母可以和宝宝互相抛皮球或踢球,给宝宝玩拼插玩具,或教唱儿歌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游戏。另外,宝宝也会很喜欢归类家里的日常用品,各种角色扮演也是玩不腻,这些都可以加强宝宝对事物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0-3岁,性格养成黄金期
育儿专家李玫瑾说过:“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后天可为的。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01 不要吓唬孩子
很多宝爸宝妈、爷爷奶奶在孩子非要干某一件事而哭闹时会说:“你再这样就不要你了”或者“你再哭就把你扔到外面去”等这种恐吓的话语,从而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形成胆小内向的性格。
02 温馨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关系到孩子对家庭概念的理解,并且对孩子成年后能否维系好自己的家庭有很大程度的渗透。因此家庭成员之间时刻体现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家风”,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
03 “听话”的孩子
很多时候,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明白事理,只是在父母的“独裁”下变得顺从。孩子会通过察言观色,将自己表现的“很乖”,因为这样大人才会喜欢。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没有主见,开始走向“讨好型”人格,因此家长应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
一审一校丨项炜艳
二审二校丨夏叶欢
三审三校丨沈荣娟
图文编辑丨王梦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