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生活中,多用积极性言语引导,引导孩子以愉悦的心情走向小学。
2.用榜样激励孩子,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参观小学、家长助教等活动形式,给孩子讲一讲上小学的趣事。
3.出现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给予积极地暗示,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
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做起。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大一班米宝的妈妈,来和我们分享一下是如何培养米宝的自理能力的,会利用假期和平时的空余时间和米宝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自己的小房间、学穿衣裤、洗脸、叠被子、整理自己的小书桌等。
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提前了解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和孩子共同制作时间表,逐渐养成时间观念。
学习习惯
1.环境:为孩子创设安静的学习区,学习用具要简单实用,避免分心幼儿的注意力。
2.注意力培养:家长可以通过亲子问答、故事接龙、游戏分享等形式锻炼幼儿的注意力。
3.记忆力培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如:常见的古诗朗诵、歌词接龙故事表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联想记忆、理解记忆。
倾听习惯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但是需要我们成人的有意引导养成。
1.借助儿歌、故事,掌握倾听的方法。
2.借助游戏,提高听觉专注力。
阅读能力
1.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亲子阅读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方法之一,也是最容易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
2.从游戏阅读到学习性阅读:很多孩子喜欢阅读是因为遇到了感兴趣的图文内容,或者是阅读过程中成人生动的讲解方法,强化阅读的趣味性,这些都是从小爱上阅读的好方法。
3.从阅读兴趣到阅读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世界不断扩大,引发儿童兴趣的事物会越来越多,因此,伴随着孩子眼界的拓展和心智的成长,也要引导孩子保持和提升阅读兴趣。
我们一起看看大二班马铭泽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吧。
我觉得孩子并非天生爱读书,阅读兴趣也是需要启蒙的,换句话说,是需要榜样的,所以我常常会和家人达成共识,在家里有空就看看书,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也就会跟着我们一起看书了。我觉得阅读的种子是在家中播下的。建议家长平时多买书,在孩子面前多看书,树立一个爱读书的形象。
家长助教
最后我们一起来跟着大一班王昕果的妈妈周老师感受一下小学生的课堂吧,让孩子们去看看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为即将上小学的孩子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家长们应注意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很多家长认为衔接就是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程,而外面的一些辅导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把幼小衔接简单化为提前教孩子一年级语文、数学、使孩子提前“小学化”。这样孩子升入小学后对课程学习成了“炒剩饭”,对学习内容没有新鲜感,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儿、做小动作,最终导致成绩跟不上。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做善于思考和学习,做一个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家长。
素材提供:大班段
编辑:吴小萍
终审:余小霞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