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课程故事,探·别样精彩—仓前海慧幼儿园课程故事汇报

仓前海慧幼儿园 2023-12-25 21:57

叙·课程故事

      探·别样精彩

探出名堂 玩出快乐

- 仓前海慧幼儿园课程故事汇报 -

一块石头、

一片树叶、

一只蚂蚁、

都能成为孩子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我们俯下身来

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


01

叙.课程故事


基于课程生活化的背景下,课程故事可以更好聚焦到幼儿主题活动中,还原孩子学习的过程,引领老师关注、观察、记录孩子的游戏过程,呈现孩子的学习、实践、建构历程。为了发挥教师们的智慧,深入挖掘园本课程的价值,提高全体教师园本课程的创设能力,2023年12月25日,仓前海慧幼儿园开展了班本课程分享活动。



老师们采用PPT展示与解说、过程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从课程缘起、目标制定、实施过程、幼儿学习力提升、课程反思、课程亮点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课程的实施与开展。接下来,跟着老师们的步伐一起来看看吧!


02

瑞亿小一班《“石”在喜欢你》


“石”在喜欢你之我的宝石

除了幼儿园里,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石头呢?

爬轮胎时,呦呦捡到草地上的两颗小石头。

散步时,星辰发现轮胎里有一块大石头。

上山时,朗朗发现石头小路边有很多小石头。


享石

每一次上山的游玩、野战、散步、观赏、捡树叶、摘桔子、挖番薯......都会给孩子们、老师们带来无限的惊喜与欢乐,幸福像被装进了甜蜜的糖果罐,温暖着我们的每一天。小一班宝贝一次次关于发现石头“老师,你看,我捡到一块小石头”展开的一次幸福故事…… 


瑞亿小二班《“慧”玩狗尾巴草》


小宝:这个草长的像毛毛虫一样。

沐辰:像小狗和小猫的尾巴。

开开:摸起来很软,甩在脸上很痒。

小宇:摸着有点痛的。


通过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观察狗尾巴草的外形特征,发现狗尾巴草是软软的,摸起来毛茸茸的,有时也刺刺的……


瑞亿中一班《小小的一粒沙》


妙趣横生——沙地玩车记

“沙地玩车“是怎样的一种新奇体验呢?

山泉:我的充电跑车在沙地里开不动?

贝儿:我的特技漂移车能变形和漂移,但是还是跑不远。

阿瑞:我的遥控越野车就可以在沙地里随便开!


分析原因:

轮胎大,坦克履带带动,速度慢,但是可以滑,我的车比较小,要大一点的车才能开。沙地不平整,沙地不够结实等。

教师思考:

无论是享受在沙地里肆意驰骋的畅快野趣,还是研究沙地车的独有特征,都是幼儿爱玩天性的真情流露。

“沙地玩车记”课程探索并未画上句号,

沙子的特征还将继续探索,我们相信沙

地赛车场还有很多种可能。小小的一粒

——我们下期再见!


瑞亿中二班《泥土窑窑乐》


课程缘起


“泥土做的一个像洞的房子,我在书上看到过,以前的人都是用他来煮饭。”也由此他们萌生了造土窑的想法,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个像洞的房子,叫什么吗?你们想怎么搭建?”



土窑搭建


我们一起讨论出土窑搭建的实施路径,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绘制设计图——材料清单——收集材料——搭建土窑——是否成功。让我们一起走进中二班的搭建故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科凯小一班《我们的“菇”事》


《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我们把握教育契机,利用好园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始了蘑菇探秘之旅。


在整个《我们的“菇”事》课程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探索,发展了观察、表达能力,孩子们也经历了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过程,体验到大自然的无限奇妙,在发现、观察、品尝、创意中感受课程带来的快乐成长体验!

科凯小二班《保护绿叶行动》


秋天留下了很多美丽的树叶,孩子外出散步总是忍不住去捡拾各种美丽的树叶,捏一捏、搓一搓,小手就染上了绿色,孩子们对小绿手充满了好奇。



《指南》中科学领域有以下这点教育建议: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科凯小三班《小橘子·大甜蜜》


一次晨间活动结束排队回教室的路上,细心的孩子们发现了沙坑旁边的一颗胡柚树,有的孩子说橘子长出来了……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在三次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在制作失败时,会不断的发现问题、探讨原因、大胆思考、解决问题。当制作失败时,也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



科凯小四班《蚂蚁呀!嘿!》


一次餐后散步时孩子们走着走着,哼哼忽然喊了起来:“快来看啊,这里好多蚂蚁!”

安安:哇!这里有好多的小蚂蚁!

果果:这些小蚂蚁在干嘛呢?

糖糖:咦?这些蚂蚁要去哪里呢?

花生:他们是要回家吗?



关于小小蚂蚁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小四班小朋友的“探秘之旅”并没有就此结束,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依旧在探究的路上.......我们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运用多种感官来形成神奇、深刻、鲜活的学习体验。真诚地和孩子一起走进生活........


科凯小五班《你好“鸭”》


课程缘起

随着天气渐冷,小朋友们都陆续穿上了厚衣服。在参观鸭舍的时候,孩子们发现鸭子蜷缩在角落里睡觉,鸭鸭为什么不愿意住进房子里呢?


收获与体验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搭建能力没有中大班那么强,但是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很强。我很开心在整个班本活动中,我们班没有一个小朋友中途放弃建造鸭舍。在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与引导下,他们愿意大胆尝试,突破困难。对于在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测并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实现了让鸭子住进新房的心愿。


科凯中一班《会“游泳”的石头》





在一次户外玩沙玩水的活动中,小朋友们把捡来的石头和树叶放进了水里,这时他们发现树叶是浮在水面上的,石头则沉在了水底。小朋友们都十分的好奇,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从户外带回教室的石头成了随处可见、可操作、可体验的真材料,他们利用这些石头开始了沉浮游戏的探索。充满趣味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大胆想象与提问,并在实际操作中探索、讨论、获得相关经验,寻找答案。


科凯中二班《我们的菜园“慧”过冬》


元宝:天气都变冷了,我们的青菜会不会冷啊?我们都穿上厚衣服了。

威扬:会冷的吧!你看个青菜下面的菜都长得这么小。

进宝:是的,青菜的叶子都变黄了,肯定是冻坏了。

昱珩:我们是不是也要给它们穿个衣服啊!

大家你一言 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



孩子们对季节的感知延伸到了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当他们关注到自己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是青菜它们还是暴露在寒冷的天气里,它们会长不大、会变黄,需不需要给青菜也穿个衣服呢........


科凯中三班《龟龟我呀》


教师支持:

通过一场为小乌龟取名字的活动,看到了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大胆表现、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去说服小朋友们为名字投票,同时通过自己对乌龟的观察来确定小乌龟的名字。


在照顾小乌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了解多少与小乌龟有关的知识,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如何与小乌龟相处,并建立起责任感,形成对生命尊重的意识,亲悟生命和爱的力量。

科凯中四班《一起“趣”数树》


“幼儿园有好多树呀!”幼儿园有哪些树?有多少棵树呢?一场驱动性活动——数树之旅因此而生......



孩子们能够从兴趣和问题出发,去发现、思考和探究遇到问题时的坚持、推进探究活动的深入思考与寻求答案的竭尽全力。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课程是孩子前进路上的脚印,无论走向哪里,都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而我们只要跟随孩子的脚步稳步向前就好。最后也让我们浅浅期待一下,下学期我们还将会与幼儿园的大树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科凯大一班《探秘车前草》


小朋友对于中草药特别感兴趣,所以特别喜欢观察周围的植物,探究他们是不是药材,有什么作用。一天散步时,小朋友们发现幼儿园里有一株奇特的植物。


晾晒车前草

小柠檬:剩下的车前草怎么办?

安安:可以晒干,我妈妈说干的车前草也可以用!

发霉了怎么办?

晴天晾晒,下雨天、放学及时收回室内!

放置在电风扇下吹干!



一次活动,一次收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整个车前草课程的开展基于幼儿兴趣,追随幼儿兴趣,所有活动都是从幼儿的谈话、讨论中衍生出来的。


科凯大二班《青蛙鲸宝历险记》


如何画出和KT板一样的格子呢?

晓知:那我们在画故事之前是不是也要在设计图画好格子呢?

悦悦:对呀,这样才能把一个个画面画进格子里。



方式一: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画,边数边画。

方式二:先画好4个格子,再画一条竖线,之后把4条短横线延长。但在画到第5条竖线后画风突变——增加了很多横线。

方式三:画好一条长横线,在中间画9个格子。后面也画风突变。

方式四:画好大边框后,画了8条竖线,3条横线。

科凯大三班《“纸”因有你·童趣横生》


课程缘起

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里,处处都有纸的身影,那么纸都藏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这是糯米纸,可以吃哦!

这是我妹妹的纸尿裤!

可以买好多玩具的纸币!

能做烧烤,做蛋糕的锡纸!


他们天马行空地提出问题,别开生面地解决问题,他们勇于探索,学会合作和表达,乐于动手实践积累经验;他们充满求知和好奇,这千“纸”百态的世界,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他们去发现。因为孩子们心常有所思,所以我们这“纸”的故事,还未完结,故事还将继续······


03

点评与交流









    课程故事来源于生活,是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发现中,从生活的体验中得到尝试和感知。同时,课程故事也是对老师的考验,在其中我们可以洞悉到教师的课程捕捉力与敏锐度,以及课程的组织能力。做好我们的课程故事,让我们在课程中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编辑|黄晓玲

初审|副园长办公室

终审|园长办公室




阅读325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