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05
[ 且审且思
后议继行]
—— 萧山区浦阳镇森海幼儿园主题课程汇报活动 ——
●●●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幼儿在课程学习中不断成长,让主题追随孩子,为推进主题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师挖掘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园本化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园于7月4日在多媒体功能室开展了主题课程的汇报活动。大、中、小班分别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儿童视角出发,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倾听幼儿的声音。
精心聆听,用心感悟
//小一班《感官游乐园》//
基于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思考,教师通过前中后审议从主题板块入手,分为《明亮的眼睛》、《灵敏的耳朵》和《能干的小手》等主题系列活动。
通过自我观察、同伴观察等方法,了解眼睛的结构、特点及作用,知道一些保护眼睛方法;通过聆听、寻找各种声音,来探寻声音和耳朵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保护自己的小耳朵;了解小手的各部位名称、特征及用途,知道小手的重要性,学习保护自己的小手。
●●●
//小二班《春天里》//
孩子们会在春天里感受到温度的化;嗅到泥土清新的气味;看到小草长出了嫩芽,小花也开出来花骨朵;听到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教师通过孩子们对春天的感官,激发孩子们对春天的好奇之心,从而探索春天里,孩子们未知的事物,例如温度的变化、植物的生长等。
●●●
//中一班《拜访春天》//
教师从探索发现绿色的秘密;参与种植和饲养活动,观察发芽现象,了解动植物们的生长变化规律为目标进行实践,结合幼儿园的“森耕”特色活动,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耕种,满足孩子们对耕种的好奇心。给孩子们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体验耕种的过程、耕种的辛劳、感受生命的萌芽。
●●●
//中二班《拜访春天》//
教师从读主题价值,研儿童和资源,审路径、主题目标、主题内容,主题具体实施与开展,班本故事介绍和主题反思展开讲述。
过程中教师也思考如何解读和评价幼儿的已有经验,整合审议每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关注幼儿核心经验的形成与经验的全面链接。对于主题的中审议和后审议,强调了筛选和深度运用资源的重要性。
●●●
//大一班《神奇的大自然》//
教师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去感受、认知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亲近大自然的各种活动和持续性的观察记录,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感受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在认知中发现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在水的探秘上孩子们的兴趣很强,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也会增加水的相关活动。
以研促教,“研”续精彩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是提升园所保教质量的重要抓手。本学期每个年龄段聚焦不同重点开展了教研活动,用多元教研模式,推进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多维资源赋能教师团队成长。各教研组长也开展了成果汇报活动,总结本学期的教研成果,反思成长,不断提升园所保教质量。
//小班段//
小班教研组长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多彩活动、总结收获;注重实践、善于发现;认识自我、谱写新篇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地改进方法、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促进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教研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力争教研中有新的突破。
//中、大班段//
中、大班段教研组长总结环境创设的优与劣,并落实创设的要求与调整;明确主题审议前审资源、审儿童、审教材、审目标等;确定教学活动内容,反复修改调整教学活动,认真磨课,请园区领导及教研组姐妹成员互相观看评课,做到熟稔于心;最后对于下一阶段教研思路提出:与幼儿对话后,用心做,多思考,勤反思。
●●●
且行且思,共促成长
//保教主任点评//
保教主任孙佳老师针对老师分享班级主题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老师们在主题课程实施中凸显的亮点,同时也对主题课程深入挖掘的方向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老师们在主题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主题墙的创设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和研究;调查表的利用可以有多种途径,并且在最后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和提取;要追随幼儿的发展和需求进行教育策略的调整,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努力。
●●●
//园长结语//
本次分享的活动目的旨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共同进步,每一次的学习与探索都会是一场愉快的旅行。在汇报中看到了教师对主题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学会了尊重幼儿,注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去开展活动。
主题活动的实施不是静态的、固定的框架,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及时捕捉孩子们有价值的兴趣点,深挖课程活动,在课程研究的道路上且研且思且行,让主题活动真正落地生根!
●●●
学习从未止步,热爱从未停止
教有所获,学有所得
潜心共研,温暖前行
编辑丨王老师
审核丨孙老师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