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挑战与成长
“爬”是探索世界的开始
在挑战中成长,在攀爬中发现自我
每一步,都是勇气与好奇的印记
缘起
孩子的世界里,爬行是一次奇妙的探索旅程。带着好奇与力量,他们从“我会爬”开始,用身体感知空间,用动作表达成长。
我们思考着如何将孩子的兴趣延展得更深、更远,让爬行成为联结探索、挑战与成长的桥梁。
在主题开始时,我们就向家长们收集了孩子们从小到大的一些关于“爬”的记录,家长们也陆陆续续提供了许多古早的照片甚至还有视频。
“我小时候会爬的时候,就会抓我家狗的尾巴!”
“我爬的时候总去抢爸爸的手机,藏起来!”
老师:“为什么小时候大家都会先学会爬呢?”
“因为我们那时候不会走。”
“是因为地上好玩吧!”
“因为爬着可以找到东西,我也很喜欢爬!”
“爬”这个小时候看似简单的动作,在孩子们的心里变成了一种快乐的回忆,也成了有趣的游戏。
现在的我们怎么爬?
“哇,现在我爬摇晃桥,可快了!”
“现在我爬滑索比小时候厉害多了。”
“我爬蜘蛛网都不怕。”
“现在爬得不一样了,要小心不掉下来,要一步一步爬稳。”
“嗯,我觉得现在爬好累啊,但是爬完好开心!”
“我觉得爬蜘蛛网的时候像是在爬山”
黄老师带来了两只小乌龟,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看着。
奇奇:“它们怎么爬得这么慢?是不是腿不好?”
知柠:“它们是不是太懒了,感觉都不想动!
黄老师问:“小乌龟为什么会爬得这么慢呢?”
唯一:“它的脚太短了,当然跑不快!”
彤彤:“它背着大壳,肯定很重!”
知柠:“可是蚂蚁也小啊,跑得就很快,乌龟不行。”
黄老师引导问:“小乌龟爬得慢是有原因的。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要背着壳吗?”
多多:“壳是它的家!它怕坏人打它,就躲到壳里了!”
听到孩子们对乌龟的空前关注和热烈讨论,我也不禁思考,乌龟除了爬得慢、背着壳,它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可以启发孩子?
回忆绘本《犟龟》,乌龟那种坚持不懈、慢而有力的精神或许是很好的切入点,能引导孩子感受到生命中不断爬行的力量。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在体验式的游戏中专注于模仿乌龟的动作,完全沉浸在游戏中。
他们都觉得“乌龟游戏很有趣”,但对于“坚持”似乎没有产生太多感悟。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坚持”这样抽象的品质需要更具象、更贴近生活的体验来帮助理解。单靠绘本和模仿游戏,孩子们很难真正感受到犟龟那种一步一步、不畏艰难的精神。
在后续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爬行游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我尝试将引导的权利交给孩子,鼓励他们说一说自己想玩什么动物的模仿运动游戏。孩子们的想象力让我大开眼界:有的想要学蜘蛛爬行,有的要学猫咪悄悄爬,尽管在模仿中有些也只是勉强相像,但是都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多样化的爬行运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连续两周观察记录
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经过两周的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参与爬行游戏中的表现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许多成长亮点。
1.运动热情逐步高涨,尝试意愿明显增强
多数孩子在完成游戏次数和专注度上都有所提升。游戏的设置对孩子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有一定要求,孩子都积极尝试,并在鼓励下坚持完成。
2. 每个孩子都有闪闪发光的地方
平常沉默的杭杭在“蜘蛛侠”中动作灵敏、充满活力;一向调皮的梓睿竟然能在“犟龟爬”中专注投入。孩子都有独特的亮点,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3. 孩子们的坚持与意志力逐渐萌芽
不少孩子在游戏后半段表现出疲惫或想放弃的情绪。但在鼓励和同伴示范的带动下,他们依然能够坚持完成。成长不在于一次次轻松的胜利,而在于面对困难时,依然愿意再多努力一点、再坚持一下。
再论《犟龟》
奇一:“犟龟好厉害,它一直爬很慢,但是它到了!”
老师:“那我们也很犟龟一样,每天坚持,慢慢学会了很多的本领。”
玲玲:“我很坚持,今天我学会扣扣子了。”
米糕:“我也像犟龟一样,我每天都会练自行车,辅助轮已经拆掉了!”
凯凯:“我可以拍球了,我可以拍三十多个了。”
肉肉:“我每周都上篮球课,还和医生阿姨锻炼。”
讨论中,孩子们慢慢理解了“努力、坚持、不放弃”的力量,也开始给自己定下目标并用自己的小方式去实践它。
看!我们一直在努力“爬”
思考: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目标的驱动,但更需要我们给予适时的支持与鼓励。在孩子们尝试目标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会遇到困难甚至产生退缩情绪,有时我们的“再试一次”会成为孩子们坚持完成的动力。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节奏,有些目标可能实现得快,而有些需要时间。教师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支持策略。
对接主题目标
尝试多种姿态的“爬”,感受身体“爬行”的乐趣,在积极探索中得到体质与意志的锻炼。
孩子获得了什么?
1.自我突破:
孩子们尝试给自己设定挑战目标,比如“今天我要爬得更远”“我要把所有的都挑战一遍”等。在鼓励中,他们一步步挑战自己,逐渐积累了成功的体验。
2.建立自信,培养坚持精神:
当孩子们设定的目标逐渐达成时,他们会发自内心地欢呼,并分享自己的成功。这种正向反馈和经历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也让他们更愿意挑战困难。
3.身心发展:
爬行游戏不只是对身体能力的锻炼,更是对孩子心理韧性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且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耐心支持,并引导他们找到不断努力的动力。
园长妈妈有话说
从“爬爬乐”主题中的兴趣点出发,在故事和玩爬行游戏及运动中体验。教师没有急于告知幼儿什么是坚持,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观察记录分析,再回到经验生长点“坚持”的理解,这就是适宜教育最好的状态与理想。
版权说明
本文系杭州市临平区运河第二幼儿园原创,版权归杭州市临平区运河第二幼儿园公众号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下期预告:大一班——种菌菇
编辑 | 小张老师
复审 | 课程指导中心
终审 | 园长室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