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颁布及实施,对保育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参与者,需要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相应的保教方法和策略。为进一步帮助保育老师了解孩子、支持孩子成长,运河第二幼儿园以“看得见孩子”为主题进行圆桌会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保育工作质量,给予孩子们更贴心的关怀。
一日生活,看见孩子
看见与观察
活动伊始,副园长邵老师引导保育员们思考 “看见” 和 “观察” 的区别。随后,大家聚焦照片,深入观察孩子的行为。通过紧张刺激的闯关抢答方式,保育员们积极分析孩子的行为,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分析与思考
一张照片引发的讨论,聚焦幼儿一日生活,进行深度对话。从盥洗、用餐、自我服务、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研讨,解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需求并拟定针对性培育举措。
理念更新,了解孩子
保育员们一起学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聚焦生活照料部分。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全神贯注地研读指南中的每一项细则,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场景,展开热烈的讨论。
研讨目的明确,即 “注重生活照料,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和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通过学习与研讨,大家对保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看见孩子,走近孩子
“看见≠观察”,这一理念贯穿整场活动。本学期对八个班级的生活日常进行了半日观摩,之后大家针对观摩反馈展开讨论,并共同研讨改进方案。
在交流中,保育员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对本次圆桌会的感悟。
保育员感悟
向上滑动阅览对话
艳艳老师
时刻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不错过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走进他们的世界。
丹丹
老师
多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且恰当地提供帮助。
伟娣
老师
方丽老师
多关注小朋友,多互动。
真诚的交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
晓娟
老师
甜甜老师
积极与他们互动,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张连
老师
水英老师
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用心倾听孩子。
菊华
老师
利芬老师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琴娣老师
依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灵活调整培养策略,提升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活动最后,副园长邵老师总结发言,强调 “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高质量的班级保育工作离不开每一个人正确的儿童观、良好的行为习惯、专业素养以及团队的相互合作。
此次保育员圆桌会,是一次经验的交流,更是一次成长的契机。相信在全体保育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运河第二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会迈向更高的台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请关注
-END-
编辑:张老师
审核:宣传组
终审:副园长室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